靖康元年七月二十一,天还未亮透,明州港外的东海就已被一层薄薄的晨雾裹住。
咸腥的海风卷着浪涛声,像无数把细碎的刷子,轻轻扫过码头上那片刚被露水打湿的青石板。
张伯奋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,玄色劲装的领口被风掀起,露出里面绣着暗纹的护心镜。
他眯着眼望向雾色深处,左手下意识地按在腰间的佩刀上——那是一柄镔铁打造的环首刀,刀鞘上缠着三圈浸过桐油的麻绳,是半年来跟着他在海里摸爬滚打留下的印记。
“大队长!各队都集合完毕了!”身后传来亲兵张顺的声音,这汉子是半年前从明州渔村里招来的,水性好得能在礁石缝里捉石斑鱼,此刻他抹了把脸上的露水,嗓门亮得像撞钟。
张伯奋转过身,目光扫过台下整齐排列的队伍。
三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穿着统一的短打布衣,裤脚扎在脚踝处,脚上是用棕榈和麻绳编的防滑鞋。
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一个粗布包,里面装着三天的干粮和一个皮囊——皮囊里不是水,而是用海盐和艾草泡过的烈酒,据说能在海里保持体温。
队伍前面,十个中队长单膝跪地,手里举着写有队名的木牌:“破浪队”“潜蛟队”“海鲨队”……一个个名字都带着股子与海较劲的狠劲。
“检查装备。”张伯奋的声音不高,却像石子投入水中,瞬间传遍整个队伍。
他走下高台,脚步沉稳地从队伍前走过,手指偶尔会停在某个士兵的装备上——摸一摸绑腿的松紧,扯一扯皮囊的系带。
当走到一个瘦高个士兵面前时,他停住了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回大队长,小人王二柱!”那士兵立刻挺直了腰板,脸颊上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,“去年在舟山群岛打鱼,被海盗抢了船,后来听说招海军陆战队,就来了!”
张伯奋指了指他腰间的短刀:“拔刀我看看。”
王二柱连忙解下刀鞘,雪亮的刀刃在晨雾中闪过一丝寒光。
张伯奋伸手捏住刀刃,指尖轻轻划过,眉头微蹙:“刀没磨利。
海上作战,刀钝了连鱼都杀不死,更别说杀海盗。”
他抬头看向所有人,“记住,你们手里的刀,是用来保家卫国的,不是挂着好看的。
今天训练结束,各队中队长亲自检查每个人的兵器,磨不利的,晚上就别吃饭了。”
“是!”三千人齐声应和,声音震得头顶的雾都散了些。
张伯奋满意地点点头,转身指向大海:“今天的训练科目,负重泅渡十里,然后在水下憋气一炷香。
潜蛟队先上,其余队伍在岸边观摩。”
“得令!”潜蛟队的中队长李虎猛地站起身,这汉子满脸络腮胡,左脸上有道刀疤,是当年跟海盗拼命时留下的。
他大手一挥:“潜蛟队,跟我来!”
三百名队员立刻跟着李虎跑到海边,脱下外衣,露出精壮的上身——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伤疤,有的是礁石划的,有的是训练时磕碰的。
他们背上的粗布包瞬间被海水浸湿,沉甸甸地坠在背上。
李虎一声哨响,三百人同时跃入海中,像三百条灵活的鱼,瞬间消失在浪涛里。
张伯奋站在岸边,手里拿着一个沙漏,目光紧紧盯着海面。
他想起半年前刚接到陛下命令时的情景,那时他还在杭州军营里,由于和父帅“勤王有功”被封为“奋威将军”军改后成为旅长管辖1000位弟兄,当接到“招聘三千名能在海里憋气十分钟以上的百姓组建海军陆战队”的圣旨时,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,更离谱的是陛下在上面说,先不要燧火枪先,因为海上陆战队,顾名思义是,不担在海上搏斗,更要在陆地拼杀,所以要从练刀开始,做到要能近战,能配合,能群灭敌人,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,强壮的身体,随时可以爆发的力量。
靖康元年正月,汴京城的雪还没化干净,张伯奋就接到了内侍省送来的圣旨。
当时他正在处理军营事务,看到圣旨上“务必要在海里憋气十分钟以上,或能在海底坚持十分钟不浮上来”的条件时,手里的毛笔“啪嗒”一声掉在了砚台上。
“陛下这是……要组建一支水下军队?”张伯奋对着圣旨看了三遍,还是觉得不可思议。
他原本已经选好了杭州湾的一处滩涂作为训练基地,那里风浪小,离杭州城又近,后勤补给也方便。
可陛下的条件一出来,杭州湾的滩涂就完全不合适了——那里的水太浅,底下全是淤泥,别说憋气十分钟,就算是会水的人,下去也得呛几口泥。
“大哥,这圣旨也太荒唐了吧?”二弟张仲熊凑过来看了一眼,忍不住说道,“在海里憋气十分钟,就算是常年出海的老渔民,也未必能做到啊!”
张伯奋没有说话,他知道陛下赵翊自登基以来,做的跟很多事都是有意义的还取得很大效果,但这次组建海军陆战队,恐怕另有深意。
他想起去年金国使者在汴京城的傲慢态度,想起北方边境不断传来的战事,心里隐隐有了一丝猜测:陛下是想从海上寻找突破口?
接下来的半个月,张伯奋几乎跑遍了东南沿海的所有港口。
从温州到台州,再到福州,每到一处,他都要亲自测试当地渔民的水性。
可大多数渔民最多只能在海里憋气五六分钟,能坚持到八分钟的,已经算是百里挑一了。
“这样下去,别说三千人,就算是三百人也招不到啊。”
亲兵张顺跟在张伯奋身后,看着他日渐憔悴的脸色,忍不住劝道,“要不,咱们跟陛下求求情,把条件放宽点?”
张伯奋摇了摇头:“陛下既然下了圣旨,就没有放宽的道理。
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。”
就在张伯奋一筹莫展的时候,他来到了明州港。
这里是东南沿海最大的港口之一,每天都有无数的渔船和商船进出。
更重要的是,明州港外的海域水深浪大,底下多是礁石和珊瑚,常年在这里打鱼的渔民,水性比其他地方的人好了不止一星半点。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