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况那个买了周柏呈通知书的知青都已经来京都上学了,她还见了一面,男知青证词说的也是一致。就是余圆把周柏呈的通知书卖给他的!那男知青还说了不少余圆跟周柏呈在蒲草村的事给她听。她三番四次的劝说,周柏呈还完全不领情,周母便越发猜疑余圆的“好本事”,能把周柏呈迷成这样,不惜跟她完全翻脸!周柏呈越执着余圆,她就越对素未谋面的余圆看不上眼。“妈,我给您买了些糕饼,今天可算排到了。”周盛泽下班回周家,将手里拎着的糕点递给坐在厅里喝茶的周母,笑声朗润。“你成天多费那时间做什么,要排不上又浪费了时间。”周母看见他,淡雅平静的面容浮起笑容,语气有些责备,但眼里带着欣慰的笑意。周盛泽虽然是养子,但跟亲生的并没有什么不同,相比周柏呈,还更加要体贴。他心思细密,清楚家里每一个人的喜好,行事作风周到让人很是满意,不像周柏呈,完全由着自己的心情行事!早些年更加混不吝,这两年才好了些,但也没好到哪里去!周母想到这,又是蹙了蹙眉,笑容淡了几分,有些忧愁。周柏呈一直跟她不亲,连喊她一声妈喊周父一声爸都是能省则省,她跟周父也清楚这样的原因,缺失对他照顾的那些年他们也在懊恼无奈,他们回来之后,对他也是纵容,只要他不是闹出什么很过分的事,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他更加不受管教了,完全不听她跟周父的话,只听周老爷子的!当初回来的时候他都十几岁,对他们的态度不冷不淡,可有可无的。他是她跟周父唯一一个孩子,她怎么不紧张他。周母一开始也常对他示好,软下性子跟他磨合,可他丝毫不领情,偶尔暴戾应激的行为也让她心寒疲惫,久而久之他们母子的关系也越来越差了。但再怎么差,周母也还是心系关心他的,该管他的事也不会松懈。比如这次余圆的事!“也是顺道的事儿,我等一会儿也没什么,这糕饼受欢迎,我前几天区迟一点都让人买光了,今天刚好买了最后一份,这饼刚做好的,现在吃味道正好。”周盛泽对周母轻笑,注意到她还有几丝忧烦的神色,主动关心又道:“您这阵子都没有休息好,柏呈的事您也别太烦心了,他那样的性子我们还插手只会反道而行。”周柏呈这些天连家都不回,周母亲自去找他,让人去找他他都不搭理,这些天郁结得都睡不着觉,气色都变差了不少。其实周柏呈受重伤昏迷那两天,也是周母不眠不休地照顾他,周柏呈醒来后我不同意“唉…让我再想想吧。”周母端起茶盏,不徐不疾地喝了口茶。她之前是经常说跟季家结亲,但那都是在周柏呈“无动于衷”的情况下说的,周柏呈年纪如今也二十五,也是该要娶媳妇儿的年纪。他没说过什么要求,除了季思雅也没见过跟别的哪个姑娘走得近,那婚姻大事自然是她这个当母亲的定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