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任他敌骑千军万马,也要让他们撞得头破血流,人马崩碎在吾等陌刀之下!”
“全都给我打起精神,练好了,羊肉管够!练不好,今晚就别想吃饭!”
士兵们吼声更烈,刀锋更疾。
这支超越时代的重步兵,正在用汗水和毅力,打磨着未来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锋刃。
而在校场西边十多公里的一处山谷,柳毅的神机营驻地则显得安静许多。
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与铁锈味,却比骑兵那边更加浓烈。
上百名臂力超群、眼神锐利的射手,趴在铺了毛皮的雪地上,使用的是加装了简易“标尺”和“照门”的改进型复合强弓。
远处,一百五十步之外的箭靶,红心小如铜钱。
“风向偏东,风力三级,标尺上调半格…”
一名什长低声提醒着身边的射手。
这是赵暮云引入的新概念,虽然射手们对“风速”“抛物线”等术语一知半解,但经过反复练习,他们确实发现,按照这些“规矩”调整后,命中率有了显着提升。
这是一种从“凭经验和感觉”到“靠数据”的巨大转变。
更深处,被木栅栏严密围起来的“实验区”,则是绝对的禁区。
一尊黝黑沉重、泛着冷光的铁管,架设在加固过的木制炮架上。
这便是朔州目前最大的秘密,也是赵暮云最大的期望。
原始火炮的雏形,今日正进行第三次实弹测试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装药…压实…放置铁弹…检查引线…”
柳毅亲自监督着每一个步骤,声音因紧张而有些沙哑。
随着他一声令下,炮手用火把点燃引信。
“嗤…”
“轰!”
一声沉闷如惊雷的巨响猛然炸开,大地似乎都为之震颤。
炮口喷吐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。
一枚沉重的实心铁弹呼啸着飞出,狠狠地砸在远处特意堆砌的厚土墙上。
瞬间土石飞溅,墙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凹坑。
“成功了!比上次又远了二十步!”一名年轻工匠激动地大喊。
柳毅却没有太多喜色,他快步上前检查炮身:
“炮膛无恙,但架座有裂痕…后坐力还是太大。而且,精度太差,只能瞄个大概。”
他转向身边的那个被唐延海从晋阳带来的烟花工匠,“记录:架座需用铁箍加固,尝试铸造更厚重的炮管。”
“另外,将军说的那种‘开花弹’…原理图研究得如何了?”
尽管问题重重,但柳毅看着那袅袅青烟和破损的土墙,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:
“此物若成,什么坚城巨垒,皆如齑粉!将军真乃天降神人,将带领我们开创一个新的战争时代!”
陌刀营、骑兵营和神机营三支部队,加上唐延海的斥候营,编制共计三千六百人,是赵暮云的镇北将军府下辖一万多精锐兵马之中精锐。
特别是神机营,那更是赵暮云将来最强大的依仗。
覆盖全球做不到,那覆盖整个战场,应该没有问题。
。